close

內容來自sina新聞cn

未來支出承受巨大壓力 目前減少稅收不太可能

最新勞工修繕貸款率利

中國還有較大的減稅空間

習近平總書記11月10日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時強調,要堅持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為經濟結構性改革營造穩定的宏觀經濟環境。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

市場猜測,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否意味著有可能推出減稅政策。此前,中國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曾提到,從金融危機教訓可以反思,3%的赤字率紅線和60%的負債率紅線,是不是絕對科學的標準,這些觀念的僵化並不利於改革,要在實踐中調整。這被市場認為是暗示財政政策或有進一步擴張。

準確理解朱光耀的話就必須放在其講話的大背景中分析,他的講話大意是“IMF[微博]認為世界經濟有可能陷入新一輪衰退,這種對經濟走勢的基本判斷的改變需要重視”。因此,他的這番話可能並不意味著當前中國為瞭應對經濟增長放緩而要采取擴張性的財政政策,隻是對未來可能會發生的全球新一輪衰退的擔憂。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曾提出,2015年擬安排財政赤字1.62萬億元,其中,中央財政赤字1.12萬億元,地方財房貸信貸利率試算表信用貸款銀行業務貸款全省皆可處理政赤字5000億元。赤字率由2014年的2.1%增至2.3%。這與國際上通常認為赤字占GDP比重不超過3%的警戒線還差一段距離。

市場為何呼籲通過減稅實現這一目標呢?這是因為隨著中國經濟增長下行,企業的符合日重,因為利潤率越來越低,但實際融資成本上升,用工成本過高,其中包括企業負擔過高的社保繳費率。

中國2008年後采取的刺激措施,導致基建、地產與服務業大幅增長,轉移瞭大量勞動力,造成工人工資和資產價格快速上漲。匯率、人工、稅費、地租等成本上漲讓傳統制造業承受瞭巨大壓力,隨著基建、地產等行業的回落,經濟下行趨勢明顯,但成本依然居高不下,使得傳統企業遭受成本上漲和需求放緩的雙重打擊。

盡管中央政府擴大財政支出並通過政策性金融支持基建項目,但經濟增長的下行壓力猶在。市場傾向於認為,這種擴張性的刺激政策不如通過減稅降低企業壓力有效。至少減稅可以避免財政定向支出帶來的資源配置扭曲,不管對企業或勞動者而言都會受益。比如裡根時代為應對滯脹所采取的政策就是大規模減稅,刺激企業投資以及個人消費。但是,恰恰是這種對未來出現衰退的擔憂,使得目前減少稅收不太可能,這是為瞭防止未來承受巨大的支出壓力。中國2015年前三季度的名義GDP增速6.6%,而財政收入的增速高達7.6%,此外還有巨額政府存款沉淀。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提出,發展實體經濟,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激活存量增長動力”,並且要求“降低成本,幫助企業保持競爭優勢”,為實現這些目標,減稅是一個最好的方法,而且中國還有較大的減稅空間,這需要決策者有長遠眼光,而不能斤斤計較短期壓力。

新聞來源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hgjj/20151111/022423733104.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dkinsk10 的頭像
    adkinsk10

    台灣痞客?

    adkinsk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